9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宿州市埇桥区大河南街停车场,只见停车位规划整齐,车辆进场快捷方便,出场只需扫码付费,一小时内免费停车。
这里是老旧小区集中区域,过去停车靠“抢”,车辆违规占用道路、消防通道等现象突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为有效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宿州市改造了街边一块长期脏乱差的空置地,投资850万元建设了占地23.19亩的无人值守停车场,规划停车泊位450个、新能源汽车快捷充电桩20个。
“自从有了这处停车场,停车安全又方便。”新苑小区一位张姓居民对记者说。
“实施便民停车行动,要在‘痛点’上发力,把停车位‘划’到群众心坎上。”宿州市城管局工作人员胡兴旺对记者说。
该局协同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停车普查、问卷调查、群众议事等措施,找准群众对停车问题的关注点,齐抓共管、推进化解9个片区“停车难”“车位少”问题。
借助“宿事速办”热线平台等渠道进行全面梳理,摸清群众对停车问题的投诉点,开展改善地下停车环境、推进规范地面停车、协商降低车位租金、完善停车收费价格机制、推进周边机关单位车位共享等工作,同时定期回访,避免问题反弹,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在宿州市新汴河景区,游人漫步河边,而他们的车子停在附近的智慧停车楼里。
不用拿停车卡,也无需扫码,刷脸就可以免费存车、取车,记者在这里体验了一回“黑科技”。
车辆进入停车楼后,在系统控制下,乘电梯升至相应楼层,由系统自动分配到空闲的停车区域。车主取车时,无需找车,只需在屏幕上刷脸,车辆就会自动乘电梯下楼“找”车主。
“整个流程由电脑控制,存车不到一分钟,取车也不过两三分钟。”智慧停车楼工作人员说。
新汴河景区游客量比较大,周边还有高密度居民小区,过去限时车位不够用。今年,宿州市投资约7500万元,在景区建成3栋智慧停车楼,采用智能化、立体化停车模式,在13亩地的面积上“造”出558个泊位,赢得市民点赞。
随后,记者来到宿州市智慧停车大数据监管中心,只见监控平台的大屏幕上,显示市区的停车位总数、实时占用车位总数、空闲车位总数、总车位占用率等数据。当地市民点击“宿州停车”app,可以快速找到离自己最近的闲置车位,还可以领取免费停车券和参加“一元停车”活动。
宿州市城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2021年底,市区小型机动车保有量约20.1万辆,车位约22.74万个,部分区域车位供给不足和车位资源闲置问题同时存在。
为盘活车位资源,宿州市建成智慧停车大数据系统,完善智慧停车app功能,录入22.74万个车位信息,已接入32座停车场信息,建设路内车位智能设施,最大限度开放停车数据,促进停车信息共享,保障车位资源盘活,提高车位利用率、周转率,使“停车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