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网官网i9
九游会网官网i9>地方频道>宿州

宿州:埇桥区以产业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九游会网官网i9

  近年来,宿州埇桥区依托区位、资源、人口、市场“四大优势”,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探索农村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路子。埇桥区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畜牧大区”“中国绿色家居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烧鸡之乡”等称号。2022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472.6万亩,总产量217.84万吨,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3元,同比增长6.4%。

  坚持无农不稳 以底线思维筑牢农业基础

  以高产创建为突破口,通过政策调动、示范带动、订单农业,提高种粮户的经济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强化农田建设。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高产示范田改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2022年完成“小田变大田”12万亩,完成率为161%,切实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2022年,全区新增高标准农田14万亩,高标准农田达到197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90.5%。耕地质量等级提高到4.51,较2021年提高0.05个等级,实现了亩均增粮100公斤以上。

  强化科技赋能。选派省、市、区科技特派员311名,实现各行政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组织221名农技人员通过下田、进户、入社、到场等方式,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和培训,遴选1156名高素质农业主体作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开展“四新”推广。2022年,共开展线上技术指导服务和接受电话、微信等各类技术咨询 4.6万人次,田间实地指导服务9.2万人次,印发明白纸、科技政策等资料11.6万份。全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覆盖率达到87%以上,菜农亩均节本增效500元以上。埇桥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工作连续5年在全省考核中排名第一。与江南大学签约共建“江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宿州分中心”,加强产学研联动,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深加工、预制菜产业。全区共有农业类高新技术企业13家。

  强化农机推广。针对设施种植业、畜牧、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以及农村生态等农机化薄弱环节,引进示范推广质量更好、适用性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农业机械装备。同时,结合高产示范田改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宜机化”建设。目前,全区共有农机合作社215家、农机服务组织1088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16年的89.5%增长到2022年的92.77%,高出全国20个百分点。

  坚持无工不富 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转型

  把工业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引入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做强产业链条。选准主导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链条、网络化服务体系、品牌化营销渠道建设,逐步形成了小麦、玉米、生猪、家禽、蔬菜5大产业链。2022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分别为105.9亿元、91.94亿元、38.95亿元、28.31亿元、39.7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由原来的2.75:1提高到2.82:1左右。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2022年,全区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520亿元,较2021年增加40亿元。其中157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为201.9亿元,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1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5%。

  做响产业品牌。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生产信用档案,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皖字号”商标品牌。全区现有“符离集烧鸡”“红树湾地板”两个中国驰名商标,“王枣子茶”“夹沟香稻米”等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或商标,“皖豆香”“金安特”等7个马德里注册商标。“埇桥人造板材”“顺河木业”“符离集烧鸡”3个品牌入选了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总价值达到93亿元。

  做优产业平台。通过项目和政策的集中投放,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规模集聚。目前,全区拥有绿色家居产业园、循环经济园、顺河板材加工园、符离食品加工园、符离烧鸡产业园5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其中绿色家居产业园被列为“五个一批”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园区,2022年的产值已经达到116亿元,增速14.9%。符离烧鸡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园,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为基础打造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入驻项目16个,投资额超10.66亿元。

  坚持无商不活 以创新思维推进三产融合

  以产品为核心,以信息为媒介,发挥农村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全面提升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推进电商助农。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项目,推动“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建成信息进村入户益农信息社区级运营中心1个、益农信息社标准站25个,注册益农信息社信息员270多名,入驻省级运营平台益农信息社249个,约覆盖全区80%以上的行政村,具备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的乡镇比例达到100%。加大对农家网店、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的支持力度,拓展“网货下乡、农品进城”双向通路,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2023年1-4月,全区农产品网上零售额达7.64亿元,占全市网络销售额的42.73%。

  推进文旅惠农。顺应群众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消费需求,加强全区优势旅游资源整合,以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为重点,加快推进五柳休闲旅游度假区、符离大道沿线景观带建设,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生态、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2023年以来,全区节假日共接待游客126.57万人次,同比增长32.08%;实现旅游收入71984.2万元,同比增长28.60%。其中,“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区共接待游客约41.11万人次,同比上升77.89%;实现旅游收入约21547.51万元,同比上升108.90%。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遗及文物保护利用,成功申报“宿州sa汤制作技艺”“栏杆牛肉制作技艺”“埇桥十番锣鼓”“蝶翅画”等省级非遗项目,为埇桥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打造新名片。

  推进物流兴农。成立区级电商物流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鼓励物流企业改造设施设备,广泛采用集装单元、射频识别、货物跟踪等信息系统。辖区快递企业均实现全自动分拣,无接触配送占比达85.5%,在线支付完成率达91%。推进城乡物流网络发展,促进物资双向流通,持续优化村级电商网点功能及村级物流快递网点。全区农村设立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站点286个,25个乡镇的中心村实现站点设置全覆盖,有效解决了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和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九游会网官网i9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