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
连续十多年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上海妇幼健康如何“领跑”全球?
日前发布的上海市民三大健康指标显示,上海妇幼健康指标连续十多年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上海每年分娩数超过17万,孕产妇死亡率持续走低,原因何在?上海市卫健部门专家对记者解读:对标国际一流,引领全国之先,上海牢牢捍卫全市一千多万妇女儿童的生命健康,每一位妇女儿童都能获得全方位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
怀孕35周的朱女士因胎膜早破,在普陀区妇婴保健院急诊剖宫产,因早产儿呼吸困难,医护人员为孩子心肺复苏的同时,绿色通道转至上海市儿童医院救治。术后第二天,朱女士蛛网膜下腔出血,立即转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多亏转诊快速、抢救及时,谢谢你们救了我妻子和女儿!”朱女士的丈夫万分感谢。
“全程、精细、高效,这是上海的坚持。”市妇幼保健中心主任、市产科保健与临床质控中心主任朱丽萍说,上海不断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两个专项规划,“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近10亿元。一方面,统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做好孕妇早孕建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等系统保健;另一方面,整合全市设有产科的近90家医院、设有儿科的近180家医院优势资源共享,着力提升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诊断、产前筛查和诊断水平。
在此基础上,上海建立孕情监测网,拓展社区作为孕产妇保健第一道防线的“触角”,跨越城乡和户籍,让每一位孕产妇享受公平、可及、规范的保健服务和系统管理。2018年,上海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6%以上。
针对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转诊难的问题,上海依托市级综合医院和儿科专科医院及优势医院,率先在上海市统筹布局设立5家市级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和6家市级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5 6”救治网),与16个区分片对接。2010年至今,“5 6”共救治危重孕产妇近5000人、危重新生儿4万多名。
“上海已建成‘五网一通两优先’的服务体系。”朱丽萍表示,“‘五网’即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保健网、多学科协作的生命救治网、疾病预防与诊断(筛查)后的干预网、常态化的专家会诊工作网、高效保障妇女健康的互联网;‘一通’即绿色通道,充分体现‘两优先’即‘孕产妇优先、儿童优先’,最大程度保障妇幼生命健康安全。”
在上海,每一位孕产妇的保健手册上都有“绿、黄、橙、红、紫”中的一种颜色,分别代表风险筛查和评估的不同等级。这是上海首创的“五色法”分类管理,以此建立妊娠风险筛查与预警评估机制,已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风险筛查、预警评估与分级分类管理,真正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确保上海市每年超过17万名孕产妇的安全分娩。
与“五色法”相伴的,是危重报告与救治机制、死亡调查与评审机制、责任问责与通报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的确立。上海所有助产医疗机构设立产科安全办公室,全面负责产科质量管理、母婴抢救协调等工作。同时,上海成立了市级母婴安全、生殖健康伦理、辅助生殖技术3个专家委员会,以及产科保健与临床、新生儿、辅助生殖技术3个临床质控中心,全方位保障妇幼健康。
通讯员 宋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