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啦,终于帮我们化解了‘心结’!”日前,灌南县新安镇镇西社区村民陆某与张某在村委会的见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书,一场因土地边界引发的邻里纠纷被成功化解。
近年来,灌南县立足实际,瞄准民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聚焦聚力社会治理“小切口”,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整合资源力量,以便民惠民、实战实效为标准,优化升级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
建强阵地,筑牢治理基础
新集镇徐老庄村网格服务站虽然地方不大,但综合咨询、信访诉求、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网格服务等功能一应俱全。灌南县在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工作站建设的基础上,持续打造了一批“实用型”网格服务站点;同时强化政法机关与劳动争议、物业管理、交通事故等行业调解组织的衔接,推动政法机关、信访、住建、应急、城市管理等部门共建社会治理“一站式”服务中心,搭建“法务 邮政”平台等,将网格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个县级、11个镇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和36个村居级网格服务站,配备1938名楼栋长、4154名“十户长”。每个网格中以30至50户为单位建立微网格,构建“238个村居 611个综合网格 6092个微网格”三级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统筹力量,凝聚治理合力
在新安镇金德花园微社区网格服务站,来往的居民络绎不绝,大家或咨询公共事项或办理物业业务,一派有序和谐的社区生活景象映入眼帘。“我们微社区共有40栋楼,每个楼栋都有一名楼栋长。小区楼栋发生的小事情,楼栋长就地解决;大事情反馈到社区,我们为居民及时上门服务。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微社区就地解决。”负责人周广说。像周广这样的网格长,新安镇共有33名,他们和167名网格员、1.53万名平安志愿者共同构成该镇的社会治理网格服务团队,通过精准化服务,实现“阵地圈”“服务圈”“治理圈”共建联动,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
创新机制,释放治理效能
“您反映的问题,将马上转接供电部门落实处理!”近日,灌南县公安局110接警服务平台接到新安镇居民李某报警后,与12345政务服务平台联动,不到30分钟,就把群众反映的“路杆有感应电”问题处置完毕。灌南县早已通过创新建立网格运行、小区治理、问题处置等机制,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向“主动”转变。灌南县还深化“网格 执行”“网格 两险”“网格 税务”“网格 网信”等场景应用;向群众开放网格服务工作群,受理办结各类群众诉求11.4万余件;收集社会治理领域民生信息1.35万条,妥善处置苗头性舆情27起,走出了一条网络综合治理和网络为民服务新路径,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