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审计局坚持把查出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持续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清单”“审计整改销号”“审计整改质量回头看”等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审计整改全周期、全链条闭环管控,着重健全审计整改评价体系,压实审计整改各方责任,切实将“审计整改问题清单”转换成“审计发展成效清”。
在“点上查、面上改”方面下功夫。坚持对审计局部范围发现的问题开展面上整体检视,促进行业联动,推动全面规范、系统整改。如在某县农田建设审计中发现,部分项目设计不科学、质量不达标、建后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审计通过专报形式报市委市政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高度重视审计反映情况,在全市开展整治工作。为此,市相关主管部门迅速行动,开展全市专项整治攻坚,对已建成的项目重点排查管护情况、在建工程重点排查工程质量情况、已批复项目重点排查设计、招标等情况,并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对排查发现的形象观感、时间进度、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采取清场不合格原材料、限期整改、拆除重建、约谈处罚等措施,从严从重处罚责任单位。
在“治当下、管长远”方面做文章。坚持深入剖析发现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促进被审计单位深挖内部因素,认真开展追踪问效,做到举一反三、源头治理。如针对审计发现的部分生态环境上级切块资金无法使用导致滞留的问题,深入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培育工作基础薄弱,优质项目储备不足。为此,审计建议强化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储备工作,得到市领导认可,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系统研究生态环保项目申报和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及县区强化项目申报的组织领导和推进落实,市生态环境局成立工作专班,强化申报项目的专业指导,邀请专家开展入库申报专题讲座,部分县区提高项目挖掘培育力度,完善协作会商机制,加大资源要素等方面的保障。